大智若愚
因为这样的女生受过伤害,她们不愿意再和男生有过多的交流,也不愿意和男人敞开心扉,所以至今还会单身。
小『姕』
有可能是因为自身条件过低,没有选择的余地,有可能是自己的眼光比较高,谁也看不上,有可能自己心里面有个人了,但是始终没结果
未未来
主要是因为这些女生暂时并不想谈恋爱,她们觉得一个人自由自在,谈恋爱反而增添了很多不必要的烦恼。另外就是她们自身的择偶标准太高,一般的男生满足不了她们的条件。
白米
这个问题非常好回答,一个女生如果单身了那么多年居然还没有男朋友的话,那么可能他自己的一个要求比较高,或者是他自己付出了努力但还是没有结果。
咕咕
实验之前,对女主角进行了一个简单采访,问女生这三四十个男生里,会留下多少人,女生的回答是5个,同时又问了女生觉得自己的要求多吗,女生觉得很简单就可以满足。
实验开始:
第一次发出消息,女生拍了张自拍,并且说你们愿意与我相亲吗?大约走了5,6个男生吧。
第二次发出消息,内容是有不喜欢自拍的吗,如果不喜欢自拍就请退出。
这一次,只走了1个人。
第三次发出消息,女生说不太喜欢有纹身的男生,觉得价值观可能不相符,于是,又走掉了一个。
第四次发出消息的内容很好玩儿,女生说她喜欢男生在公众场合像王子一样,在床上像野兽一样,如果在床上不是野兽的请退出。
看到这里,我以为不会有人离开,但还是走掉了两个。
第五次发出消息,女生说她喜欢男生穿衣服有品位的男生,不能太随便。
这一次厉害了,走掉了基本是剩下的一半。
第六次发出的消息是希望对方上过大学,走掉了一个人,剩下的男生在底下窃窃私语,其中有男生议论道:
如果那个人是CEO呢,好可惜啊。
第七次发出的消息内容是,你有工作吗?因为女生已经在上班了,不会找学生,并且希望是月收入1500美元以上的。
这一次女生的表情有点尴尬了,因为只剩下6个人在她周围。
第八次发出的消息是,我应该不会和没什么感情经历的人交往,走掉三人。
第九次,女生觉得自己和烟瘾很大的人相处起来很困难,于是只剩下最后一人。
到这里,就没有进行第十次提问,因为就剩下最后一人。
实验最后的采访,女生这样说:“
我一直以为自己不是很挑剔,但我觉得我的标准和男生的标准不一样。我觉得我找不到理想型的男生了,如果我对约会对象这样挑剔的话,我觉得应该就遇不到合适的了。
”
最后的定格画面是女生表情的特写。
第一次看这个视频的时候,我觉得特别有意思,从刚开始信心满满,再到最后的尴尬收场,一个不算严谨,但很有冲击力的实验。
有时候,我们以为的要求不高,不多也不过分,事实上能完全满足的屈指可数。
其中还不包括颜值,社会地位,相处模式以及男生对女生的反向评定,毕竟整个实验过都是女生提出诉求,男生看看自己是否满足而已。
对细枝末节的要求,会让人失去对感觉的甄别能力。
感情这东西,现实条件虽然要看,但当我们列出那些冷冰冰的要求,已经失去了让自己感受过程的机会了。感情的产生,那种奇妙的感觉,会让自己将这些要求一一否定,感受到爱,感受到真实。
然而还有一个更残酷的事实,
我们的择偶条件,标准一直在发生变化。
十几岁的时候,或者想找帅的,或者成绩好的。
二十几岁的时候,或者想找一个疼自己的有感觉的,又或者想找一个有一定经济基础的。
三十几岁的时候,或许想找一个成熟稳重的,或者想找一个踏实有担当的。
四十,五十……
口头上说自己并没有什么标准的人,心里其实一直都有一套筛选模式,也就是所谓的看眼缘。
事实上,这一点恰恰就是最难的,
因为“看对眼”无法量化
,包括刚才所提到是实验中最后剩下的男生,哪怕条件符合,能不能真正看对眼还是另说呢。
“看对眼”在我的评论区里,一度被大家列入了玄学范畴,也是让人哭笑不得。
有趣的是,感情也不可被量化,却有不少人尝试将其说出个一二三。
寻找男朋友有标准并没有什么错,最怕的是,很多人以为清楚自己要什么,其实根本就不清楚。
比如说,一个女生口口声声说要找一个有能力有钱的男生,可是赚钱的男生都很忙,好不容易找到了,才慢慢发现,自己原来需要的,是能够陪伴自己每天晚上看看电视的人而已。
带着条件找男友难不难?
难。
这个视频最让人拍案叫绝的,并不是单纯对那些要求多的人的讽刺,而是最后留下了一个男生,第十题直接不问,只是留给我们另一种思考。
理想型之所以难找,因为本就百里挑一,在茫茫人海中还能遇到,就更是小概率事件。
我们可以在人群中寻找,在自己的生活中慢慢发现,提高自己,那么最后留下来的那个,还是值得等待的,前提是你已经做好准备,迎接他的到来,并且有能力让对方爱上自己。